80年代北京十里堡,衣着朴素的人们,从无轨电车旁走过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后,从70年代末开始,尤其是80年代,大量海外游客纷纷来到中国旅游。对于他们而言,这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其中,就包括两名特殊的游客,出目里利吕井和托马斯·赫普克。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都是专业摄影师,在游玩之外,他们拍摄了80年代民风淳朴的中国。

四十年前的中国,还远远没有如今繁荣。城里城外,处处充满过去的传统风貌,但潜伏着勃勃生机,人们的日子渐渐过得好起来了。


80年代,北京很少轿车,永久凤凰自行车却很多


80年代,出目里利吕井和托马斯·赫普克分别进入北京,那个年代朝阳区和海淀区还是乡下,所以他俩的拍摄范围主要在传统四区:西城、东城、崇文和宣武。

下面,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两名外国游客镜头中,80年代的“老北京”到底是什么样子?还有你儿时的童年记忆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有人买这种大吊灯了,那个年代没有“送货上门”服务。

80年代的北海公园,那时的游船真的是太简陋了,没想到四十年前就开始“极简主义”了。那时划船1个小时,收费只要8毛钱。

80年代,人们的生活刚刚开始变好,已经有人开始旅游了。尽管如此,长城的游客还是十分稀少。

80年代的长安街,看上去跟如今没有太大区别。唯一的不同是,西式风格的国家大剧院,那个年代还没有建好。

80年代北京还只有一条地铁,就是最古老的1号线,只能从苹果园坐到四惠,收费只要5毛钱。当年的地铁座位摆放风格,和现在现在完全不一样。

80年代,即使是大城市北京,能有一台索尼彩电、索尼录音机,都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

80年代的西四北大街,你还有印象吗?街头非常空旷,没有私家车,从来都不会堵车。

80年代大多数人仍在穿中山装,但年轻人已经有人穿西装了。不仅如此,拍摄婚纱照,从那个时候也开始流行了。

80年代的北京老胡同,几个建筑民工正在修缮房屋。一个穿军便服的小哥,从胡同里悄悄路过。

不知道为什么,80年代非常流行这种三轮摩托,开起来酷酷的,现在大街上再也看不到了。

80年代的老北京胡同,经常能看到木匠师傅在锯木头,那个年代还没有电动工具,全靠人力来拉锯子。

以上就是两位外国游客镜头中,80年代民风淳朴的“老北京”。如今已经四十年过去了,但那个年代的风情,永远在我们记忆的脑海之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