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公元201年,曹操想征召司马懿到自己的队伍里,但是因为当时的形势还不太明朗,毕竟你曹操才刚刚侥幸赢了赤壁之战。
于是乎,司马懿便推说自己有病,曹操自然不信,于是就亲自去探病,结果当时的司马懿就装的起不来床,曹操一看不好勉强,于是放了司马懿一马。
等到公元208年的时候,曹操再次想让司马懿出山,这次司马懿没推脱,直接从了曹操,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曹操当时已经虎踞中原,附近几乎无人能敌,所以从政治上看,此时的形势已经基本明朗,司马懿再不出山,那就赶不上末班车了;
第二,那年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出生了,从日期上算,司马懿应该在公元207年就“痊愈”了,要不然......
所以在这两个原因的集合之下,司马懿正式出山了。
02
那么曹操为什么非要征召司马懿呢?
原因也是有两个:
第一,司马懿所在的家族,是东汉的顶级家族之一,家族的影响力很大,司马懿的出仕,其实代表的是家族的态度,这个态度对很有想法的曹操很重要;
第二,司马懿却是真有能耐,这个能耐虽然曹操没亲眼见,但人家曹操自然另有办法。
据相关文献记载,司马懿的老爹叫司马防,是东汉的老员工,还是那种金领级别的,司马防除了在工作上可圈可点之外,在家庭教育上也很有一手,他的儿子虽然多达八个,但是都被教育的很好,人称司马八达。
司马八达中的老大,早在司马懿之前,就跟着曹操干了,而且小伙子表现的相当不错。
因此对于曹操来说,司马懿的能力,算是既有口碑,又有印证的,所以曹操自然愿意征召一个下限不会太低的司马懿。
03
那么有着良好的家教家风,就一定能培养出一样优秀的后代吗?
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司马懿的大儿子叫司马师,他的名头在后世,远不如他弟弟司马昭,但是他的个人能力却比后者要强很多。
公元249年之前,司马师和司马昭哥俩几乎是不相上下,一个制定了人人信服的选才之法,一个在军事政务上两开花,论起经历,司马昭似乎还更优秀一点。
但是就在司马懿决定反曹的那个晚上,俩人的差距一下就暴露出来了。
高平陵之变的头一天晚上,司马懿把这件事告诉了俩儿子,然后他偷偷去看这俩儿子的表现,结果司马师像平常一样照睡不误,而司马昭却在床上辗转反侧。
在这之前,负责阴养死士的,其实也是司马师,等到司马懿行动时,司马师的表现让他爹都说“此子竟可也”。
04
高平陵之变后不久,淮南地区发生了讨伐司马家的军事行动,司马懿亲自带队前往,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也跟着去了。
司马师在这次最后的考验中,表现的应该不错,因为司马懿去世以后,他就成了司马家的家主。
如果不出意外,司马懿的那个最高理想,可能会被司马师实现,但是后来却出现了意外,公元255年,淮南再次出现了问题,刚做完眼科手术的司马师,不得不亲自去镇压。
在这次的军事行动中,司马师的眼珠竟然中途脱出了眼眶,这种病状会引发剧烈的疼痛,但是司马师为了维护军心,竟然硬撑了下来,结果行动基本没出问题,他本人却因此挂了。
司马师虽然挂了,但他那些传说般的表现,却都被记入了史册。
05
司马师挂了之后,司马家的话事人变成了司马昭。
虽然司马昭在世时,基本搞定了改朝换代的事,但从他的表现来看,他可比司马师差太远了。
司马昭篡权期间,曹魏的皇帝是曹髦,这小伙子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他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的手段,竟然“策反”了一批本该掌握在司马家手里的禁军,还差点策划成功了一起诛杀司马昭的计划。
因为天气等原因,计划没执行之后,曹髦又带着人闯出了宫禁,差点就能威胁到了司马昭的安危,而在出事之前,司马昭竟然没得到消息,后来司马昭情急之下,竟然默许人当街把曹髦这个皇帝给杀了。
司马昭本有机会自己当皇帝的,结果因为这次的错误处置,而失去了机会,并在形势的逼迫下,不得不发兵灭蜀。
由此可见,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一个家庭之下的亲兄弟,尚且有如此的差距,一个老师教授出来的学生,又怎么可能会水平一模一样呢。
还是中国的老话说得好,师傅引进门,学艺在个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