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毕业,我怀着满腔热血来到新疆军区某部队。

踏上喀喇昆仑,阳光透过云层照亮脚下的土地,仿佛在迎接着我的到来。初入营区,一块石头不经意间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的表面绘满了油菜花。我感到好奇,便询问战友,想知道这块石头的来历。他们告诉我,这是王班长精心绘制的,美术专业的王班长有着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绘画技艺,他用手中的画笔赋予了石头生动的色彩和故事,这些石头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边疆石”。

渐渐地,我留意到连队中摆放着很多边疆石,有些石头上画着战士的训练日常、生活点滴,有些石头上描绘着官兵坚守岗位、执行任务的瞬间,画面生动而震撼。

王文贺 绘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连队的日常生活就是和风沙相伴,并没有我渴望参加的重大任务和边疆石上那些令人触动的场景,我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

“边疆石上的故事都是真的吗?”我充满疑惑。

一天深夜,我正准备去洗漱,突然注意到锅炉房灯火通明,走近发现一位戴着棉帽的班长倚在墙边,左手抱着一块石头,右手拿着画笔细心地勾勒着,他沧桑的面孔上有一双深邃的眼睛,透出坚毅的目光。“想必他就是王班长了。”我心想。

走上前去攀谈得知,我们年龄相差无几,而他已经在边防坚守了两年多的时间。他似乎看出了我对这里的不适应,便开导我:“你第一次来高原不习惯很正常,但是你一定会爱上这里。”

“这里荒无人烟,我们在这里坚守有什么意义?”我不解地问道。“我们守在这里为的是保通道路,一旦战争爆发,我们保障的就是生命线。”王班长指着一块边疆石讲起他初上高原的故事。

“暴雪封锁了主要道路,物资运送车队被困在达坂上!”王班长刚到点位,还没来得及适应环境,便接到了紧急任务。他跟战友们连夜赶到现场,才发现积雪已深及膝盖。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营长决断:“所有党员跟我来,我们踏出一条路!”他们手牵手,不顾高原反应和坠崖风险,一次次跌倒再站起,用脚印指引道路的方向。经过一夜的努力,车队准时将物资送抵边防哨所。

“最开始我也迷茫,但正是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坚守在这里的意义,坚定了我留下来的决心。”王班长说。

这是他画的第一块边疆石。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用画笔记录了一个又一个故事,以特殊的方式诠释着对边关的热爱。这些边疆石也深受大家欢迎,成为雪域高原上特有的风景。

王文贺 绘

那日,我像往常一样来到王班长身边看他绘画,忍不住问道:“你的水平这么高,为什么不考虑更高的平台呢?”

“我的志向就是在基层,在这里能更真实地捕捉边防军人的生活,我的画笔才更有意义。”他边向我解释,边用颜料描绘石头上未完成的风景。

多次交流拉近了我们两个之间的距离,使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我向他倾诉满怀激情的我如何不适应这里的枯燥和平凡,他则一次次地用亲身经历给我加油鼓气。慢慢地,我感到毕业之初的我就像王班长一样,渴望扎根基层,但是在选择坚守的过程中,我并不像王班长一样坚定。

不久之后的一次武装登山训练,让我的内心彻底发生转变。起初我兴致勃勃,快步走在队伍前面。随着海拔越来越高,坡度也越来越陡,我的体力开始不支,脚步也放慢了许多。

松软的土质使我每走一步便向下滑半步,加之缺氧的环境和沉重的背囊,令我苦不堪言。呼吸急促、双腿发软,不觉间我已经掉到了队伍的后面。我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地喘着气。“体力跟不上就跟着收容队慢点走。”身旁路过的战士对我说。

“加把劲,坚持住!”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王班长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的鼓励让我打消了放弃的念头,我拉起他的手,艰难地向上挪动。

“通往山顶的路看着很远,但只要你盯着脚下,不一会就到了。”我照着他说的做,闷着头咬牙坚持,不觉间缓缓接近山顶。

到山顶时,王班长朝我竖了一个大拇指。“爬上来之后你会发现,路上吃的苦都是值得的。”听着他的话,看着壮丽的群山和脚下艰难的路,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武装登山的经历再一次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选择。也许戍守边防就像登山一样,过程平平无奇甚至无比艰难,但坚持过后就会看到终点的风景。此刻我理解了王班长的话,开始爱上这片土地。

王班长下山休假前,送给我一块边疆石,石头上绘着一片繁花,远处是白雪皑皑的山峰。“是我们的坚守,让这里有了色彩。”他的解释让我恍然大悟,那些盛开的花朵象征的就是坚守在这里的我们。

和王班长相处的时光让我感慨颇深,他用画笔描绘坚守的色彩,也让我明白了坚守的意义。走在营区,看着巍峨的雪山和浩瀚的星空,我逐渐明白:选择坚守首先要甘于平淡。毕业时的那股热血再一次涌上心头,我更加坚定了戍守边防的决心。

整理:晏子祎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安思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