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与鸽子同是鸠鸽科的成员,二者外型也极其相似,只是斑鸠比鸽子要小一些,斑鸠后颈部有一片黑色带斑点的羽毛,而鸽子的颈部则是绿色的。

二者虽然长得像,命运却完全不一样,鸽子有“一鸽胜九鸡”的美名,是人们喜爱的一道佳肴。

而斑鸠却被农民视为害鸟驱赶,它们的肉也很少有人吃,有人说斑鸠肉有毒吃不得,是真的吗?

不噎之鸟,鸠占鹊巢

斑鸠向来是长寿的象征,在古时候,人们会以斑鸠为原型制成鸠杖,作为礼物送给老人,表达祝福之意。

木鸠杖

《后汉书·礼仪志》有言:“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说的是斑鸠吃东西不会噎住,希望老人也这样。

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身体机能下降,胃口也随之减小。以前人们不懂,以为是老人食道变窄,容易噎住才吃的少。因而借“不噎鸟”之名,祝福他们保持一个好的胃口。

斑鸠叫做“不噎鸟”,是因为在古人的认知里,觉得它们的食管很宽,吃东西从来不会噎住。

这大概是见斑鸠食性广泛,各种果子、种子、农作物和昆虫都吃得下,才引发这样的猜想。

老人吃得少,斑鸠吃得多,都与食管的宽窄无关,只跟身体健康状况和心情有关,不过若能常见斑鸠飞舞,心情自然不会太差。

斑鸠被人们用来表达祝福,还与它的名字有关。斑鸠的“鸠”与“久”音同,因此常用来表示“长长久久”的祝愿。

说起这个“鸠”,有人可能想到一个成语——“鸠占鹊巢”。

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召南·鹊巢》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指的是女子出嫁,以夫家为家。

如今这个词变成了斑鸠抢占鹊巢的意思,专用于讽刺不懂得付出,只会坐享其成的一类人。

其实斑鸠并不会霸占喜鹊的巢穴,只是在喜鹊的巢不用时,寄住在里面而已。

斑鸠的繁殖季节在每年的4到7月,喜鹊的繁殖期在每年的11月,二者刚好错开,斑鸠需要的时候,喜鹊的巢正好是闲置的。

喜鹊是鸟界有名的建筑大师,它们的巢结构精美,温暖舒适,并且足够的大,如果有的选,其它鸟当然很乐意在这样的巢穴中繁育后代了。

杜鹃一类的鸟就爱干侵占喜鹊巢的事,这样的骂名却让斑鸠背了。斑鸠只偶尔占废弃的巢,大多时候都是自己建造。

斑鸠建的巢显得有些潦草,往往只是几根枯树枝就搞定,一不小心,巢里的蛋就会重重摔落,砸碎在地上。

不过斑鸠一年能产1到3窝蛋,每窝2到3枚,雌雄两鸟轮流孵化,雏鸟破壳后也是夫妻共同喂食抚养,对雏鸟的关心总是无微不至的。

所以即便真的有鸟蛋不小心摔下去,每年还是能保证有后代活下来,不至于灭绝。

害鸟?益鸟?全是人类的一厢情愿

斑鸠虽贵为吉祥鸟,成为老年人健康长寿的象征,但在农民的眼里,却一点都喜欢不起来。

因为喜鹊喜欢偷吃庄稼,从种子被播进地里开始,它们就整日到地里觅食。等种子从土里冒了头,它们又会将长出的嫩芽给吃掉。

到了丰收季,更是挡也挡不住地就要往田地里飞,农民都指望着地里的庄稼过日子,自然不喜欢它们来。

斑鸠还是一种食果鸟,到了果子成熟时节,它们会聚集到果树上,咕咕地叫着,吃着。

对果农来说,这是很大的损失,可对果树来说,这反而帮了一个大忙。

斑鸠吃一些小果子都是整粒吞下的,果肉被消化吸收,种子则完整地随粪便排出,借粪便的营养生根发芽。

所以,斑鸠既是在吃果子,也是在传播种子,对果树的繁衍生息有很大的作用。

斑鸠到田地觅食,也有好的一面,它们能一些害虫吃了,降低农作物的病虫害率,减少农药的使用,既为农民节约成本,也减轻了环境污染。

斑鸠不挑食,有什么就吃什么,吃害虫就成了益鸟,吃粮食就成了害鸟,这些都是人类从自身利益出发给下的结论。

斑鸠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小小角色,好坏都是人给的定义,与其划分正邪进行批判,不如去改变。

对于斑鸠和农民之间的矛盾,鸟类保护组织和科研机构开展各种科学研究工作,试图找到一个既能减少斑鸠对农田干扰,又不伤害它们的方法。

比如在农田周围搭建鸟类栖息地,鼓励斑鸠到栖息地里觅食,转移对农田的注意。或是安放一些声音吓唬器,鱼线网等,将靠近的斑鸠驱散。

只有利用科学的手段防治,才能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也能维护生态平衡。

斑鸠肉能吃吗?“野味”未必好吃

斑鸠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但吃的人少,真的是因为有毒?

斑鸠自古就是象征吉祥的鸟,想得到好运的人,自然不会吃它们,但这种心理上的暗示作用,只能约束到一部分人,一些不信邪的人还是会吃它们。

2022年12月,安徽省南陵县就有三人为了尝一口山中野味,自制气枪多次进山狩猎,先后共杀死斑鸠十只。

12月9日晚,三人再次进山狩猎时,被公安民警当场抓获,经鉴定,三人狩猎的是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俗称“野鸽子”,它们的头为灰色,额头处带点淡淡的蓝,到头顶则变为粉红。脖子后是一片像贴上去的黑色,上面布满细密的白色斑纹,像是一粒粒的珍珠,因此得名。

珠颈斑鸠属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三人也因为非法狩猎遭到起诉,最终判处赔偿生态损失费3000元,另判处拘役。

即便没有明令禁止捕捉斑鸠,也不能随意吃它们。尽管斑鸠本身并不带毒素,但它们在野外生活,身上难免携带着许多的病菌和寄生虫。

斑鸠在野外生活久了,身体免疫已经能抵挡住这些病菌侵害,可人类的胃与大自然格格不入,吃点不干净的东西都能拉肚子,更别说跟大量病菌硬碰硬了。

不光斑鸠,市面上大多野生动物都没有经过安全检疫的,每吃一口,都在给身体增加一分风险。

从茹毛饮血的生活,到如今烹炒煎炸的各种美味,人们获取食物变得更容易,食物更丰富,胃也更脆弱。

这可能是身体认为我们不会被饿死,开始挑剔起来。但即使现在获取食物不再需要冒着危险去狩猎,也不要忘了,吃东西向来是为了活着,而不是为了挑战生命极限。

家味也如野味优,何必犯险捉斑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