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痛可能是痛风、跟腱炎症、足底筋膜炎和脚底骨刺等四种疾病所致。不同疾病症状不同,患者需警惕,及时就医查验和治疗。同时,保持适量运动和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也是预防这些疾病的重要措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双脚作为人们行万里路的支撑,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运动锻炼后,可能会感到足底与跟腱部位有轻微的酸胀感,但此时用温水适当泡脚,并稍作休息,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在第二天恢复舒适状态。

但生活中还有些人,即便没有运动,也经常会有脚后跟疼等表现,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对此,医生表示,可能是这4种疾病所致,可要警惕了。

1.痛风病症

痛风是高尿酸血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诱发的一类骨关节病情,和其它关节炎症相比,痛风往往具有更明显的年轻化与大众化趋势,并且严重威胁着现代人的身体健康。

而痛风的本质其实就是关节部位出现了过量的尿酸盐结晶堆积,从病症表现来看,其首先会体现于身体末端的小关节位置,比如脚趾与跟腱关节往往会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若经常感到关节部位有持续性的红热肿痛现象,那么最好就医查验一下自己的血液尿酸情况,如果确实存在高尿酸病情,那么也一定要在饮食与药物治疗上多下功夫,以免给自己的健康埋下诸多隐患。

2.跟腱炎症

跟腱又名阿喀琉斯腱,是连结足部与小腿肌肉的关节,同时,也是人们完成行走、跑步、起跳等动作的“根本”,而对于常年保持高强度运动习惯的朋友来说,其跟腱健康状况大多是不太理想的,特别是在持续性的压力负担下,跟腱出现无菌性炎症的可能性也会大大提高,对此,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抗炎处理,不然就可能会出现器质性损伤。

3.足底筋膜炎

长期缺乏锻炼的朋友若是突然开始运动,那么往往很容易出现脚后跟的灼伤、刺痛感,而在临床上,这类表现也被称为“筋膜炎”。

筋膜就是附着在肌肉与骨骼附近的结缔组织,其分布有丰富的神经与毛细血管,当运动强度过大或是锻炼时间过长时,足底筋膜就可能会出现炎症表现,并诱发多处阵痛。

4.脚底骨刺

随着年龄的自然增加,人体骨质流失与骨质疏松的问题也会越发明显,而当骨骼自身强度下降时,其形状也可能会随之发生改变,并还会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类似于针刺状的结构,即骨刺。

若足底位置出现了明显的骨刺,那么患者每一次行走受力时,可能都会感到脚底有针扎似的疼痛感,特别是在晨起或气温较低的时候,这种不适感还会更为强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