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大明

7月4日,临近中午,在鹤壁市淇滨区黎阳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7岁的退休教师张爱枝像往常一样走进这里的老年食堂,从社工手里领取了餐盘。当天的菜有粉丝蒸鱼块、鸡腿、时蔬炒玉米粒、圣女果,主食是白米饭。“这里的饭菜一周7天不重样,好吃又便宜,我就住在附近,每天中午都过来。”张爱枝对记者说。

旁边和她边吃边聊的,是她认识的一些“饭搭子”,也是每天早上和她一起在养老服务中心门前广场跳养生操的“健身搭子”。不算大的食堂干净整洁,前来用餐的老人络绎不绝,墙上张贴着本周菜谱,下面标注着“70岁以下就餐10元,70岁以上8元”。

“老年人的肠胃相对脆弱,一点闪失都不敢有。”该服务中心负责人李玲向记者介绍,除了有国家高级营养师进行整体指导,制作软糯、清淡、荤素搭配的老人营养餐外,该食堂在采购进货、餐废处理、设备消毒等方面均严格把关。目前,每天有200多位老人前来食堂就餐,偶尔也会有年轻人过来。

在李玲指引下,记者来到厨区外,透过窗口,只见1名厨师、1名面点师、1名帮厨正在里边忙活。出餐口,几位戴着帽子、口罩和手套的配餐人员熟练地将做好的饭菜打包、装箱,准备送往附近社区。

“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街道开通了电话预约送餐上门服务,并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送餐。”李玲说,送餐服务主要集中在中午时段,每天要送出200多份餐食,且对教师、退役军人、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等群体减免送餐费。

老人能否“吃得饱”“吃得好”,直接关系到居家养老的生活质量。黎阳路街道所辖12个社区常住人口约6.4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0200余人,80岁以上老人1200余人。该街道党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李雪介绍,2021年,该街道聚焦亟待解决的老年人“一餐热饭”难题,通过多方考察后引进河南长者汇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专业运营,目前已建成老年食堂1个,在银杏、佳和、胜隆等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设立老年餐桌8个,形成“15分钟养老助餐服务网络”。

“接下来,街道将进一步创新老年助餐服务模式,不断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用餐服务需求,持续守护老人的幸福‘食’光。”李雪说。

专家访谈

多元聚力办好民生“食”事

□省老龄产业协会秘书长 邱浩浩

截至2023年年底,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966万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35万人。民以食为天,为老人群体解决好一日三餐问题,是民生实事,也是急事、难事。鹤壁市淇滨区黎阳路街道致力于打造多层次养老助餐服务模式,正是我省积极开展老年助餐工作的生动缩影。

信阳市打造的社区“美好邻里中心”和幸福大巴老年助餐车、焦作市安阳城街道山底村的老年幸福食堂、西峡县紫金街道小城社区的老年食堂、安阳县永和镇西街村试点打造的幸福院……近年来,我省各地紧扣社会需求,坚持改革创新、多措并举,探索出一批符合实际、可复制推广的老年助餐模式。

今年,我省将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列为重点民生实事,制定了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配套出台了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建设指引、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监管工作指引,为办好“小饭桌”、做优“暖心餐”提供了制度保障。今年3月举行的全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推进会要求,今年年底实现老年助餐服务覆盖全省40%的城镇社区和10%的行政村,全省每个乡镇(街道)都要有1个能够提供配餐服务的老年食堂。

愿景值得期待。而守护“舌尖”上的幸福晚年,需要多元聚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合力参与的协同机制,并接受社会监督,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努力实现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此外,还要及时总结各地工作经验、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把民生“食”事办好,让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实实在在。(本报记者 赵大明 整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