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众多本草中,最常用的一味中药,自古以来就备受医者的青睐,比如,南北朝医家陶弘景就称它为“众药之主”,“药圣”李时珍认为它可以“普治百邪”,而且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它还是“出镜率”最高的一味药材,它的药性甘平补益,能缓能急,那么,它究竟是哪位中药呢?其实,它就是看似普通,却并不平凡的甘草

在古代药典《神农本草经》中,甘草被列入为了上品的药材,有着坚筋骨、解毒、长肌肉的功效,若坚持长期服用,还有利于轻身延年,一般情况下,甘草在方药配伍中,主要都是起着调和诸药、缓和药性的作用,但甘草还具有一定的解毒效果,其药性甘平,归入心、脾、肺、胃经,可以对一些性情峻烈的药材,起到制约、收敛的效果,让整个药方能够更好的发挥药效,也正是因为如此,甘草才被人们誉为“药之国老”。

既然甘草归入心、脾、肺、胃经,那么,它究竟能对我们体内的脏腑发挥怎样的调理或治疗作用呢?不妨了解一下。

1.补心

关于甘草入“心脾二经”的说法,最早是体现于南北朝的《雷公炮炙论》中,《雷公炮炙论》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制药专著,在后世医家不断探索中发现,其中对甘草归入的经脉有着更为详细的补充,在医家王好古的《汤液本草》中,也对甘草有着相应的描述,即“入足厥阴、太阴、少阴经”。

此外,《名医别录》中还说其“通经脉、利血气”。甘草有着补益心气,益气复脉的效果,经常被用于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等病症的诊治,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药方,便是张仲景收录在《伤寒论》中炙甘草汤,能够缓解患者的气血两虚,将甘草和补气养血的药材配伍。

2.补肺

甘草归入肺经,有着祛痰止咳的作用,而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常常会配伍不同的药材,以更好地起到补肺气、益肺阴、润肺燥的效果,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跟随病证配伍,用于寒热虚实等多种咳喘,无论是有痰还是无痰,均能用甘草来缓解,虽然这与补肺没有直接联系,但在缓解肺腑病证上,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3.补脾

甘味属土入脾,功善和中,脾胃乃我们身体的后天之本,在体合肌肉、主四肢。甘草味甘、入中焦的特性以及补脾作用常常被广泛的用于治疗脾虚病症。因为甘草的作用缓和,特别适合作为辅助药用,在《本草正》中,说甘草可以“助参芪成气虚之功”,因此,常常将甘草和白术、人参、黄芪等补脾益气的药材配伍,用于治疗脾气虚弱病证。

脾主运化,运化正常的关键就在于脾气是否充足,通过补益脾气来恢复脾的运化功能,便是治疗脾系病证的根本。经过炒炙后的甘草,炙甘草味甘性平,入脾经,善于补益脾气,配合人参、白术、茯苓所组成的四君子汤,便是益气健脾的基础方药,在方中炙甘草助人参补气,维持药力,同时还能益胃和中,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方剂,更是不胜枚举。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