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和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他是汉高祖刘邦最倚重的一位谋士,辅佐刘邦开创大汉基业,最后功成身退,令人敬佩不已,后世经常把有本事的人才比作张良。三国时期,有两个人都被比作张良,那么他们两人和张良相比,究竟如何呢?二者根本不在同一级别。
第一个被比作张良的三国人物是拥有“王佐之才”的荀彧。
秦末楚汉相争时期和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不同,因此张良和荀彧生活的时代也不同,很难比较两人的能力谁强谁弱。
荀彧是曹操早期最倚重的谋士之一,刚从袁绍阵营改投曹操时,曹操欣喜若狂,认为荀彧就是他的子房(张良)。荀彧在曹营的感觉和袁绍那儿的感觉有很大的不同,在曹操这儿,他能够充分发挥他的才华,为主公曹操出谋划策,并居中坐镇指挥,被尊称为“荀令公”。荀彧的战略眼光和深思熟虑的决策,曹操大都接受了,并付诸实施,如他提出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还给曹操推荐了戏志才、郭嘉、陈群、司马懿等人才。
但是在荀彧等人的辅佐下,曹操穷其一生,也只是平定北方,距离统一中原,乃至整个华夏,还差得远了。
与荀彧相比,张良在秦末汉初的表现厉害多了。我们知道,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还是刘邦认为最杰出的一位。在刘邦眼中,张良“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多次为其出谋划策,化险为夷,大汉的建立,张良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张良辅佐刘邦,并不是仅仅统一北方,而是统一整个华夏,这一点便是荀彧万万比不上的。
因此,荀彧和张良相比,两人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一个只是辅佐主公统一北方,另一个却辅佐主公统一全国。
第二个被比作张良的三国人物是魏国后期大将钟会。
钟会的才智和军事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和荀彧、司马懿等人相似,却又有很大的不同。三国后期,名将和谋臣凋零,邓艾、钟会、姜维等人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钟会的出身比较尴尬,他出自颍川大家族钟氏,是太傅钟繇的小儿子,但是他却不是嫡子,他的母亲是钟繇之妾张昌蒲。在古代,庶出的子孙地位很低,享受的资源也少,常常被嫡子“欺负”、嘲笑。钟会从小聪明,深得父亲喜爱,虽然不至于被嫡子欺负,但身份地位还是稍显尴尬。钟会的这些经历,造就了他的特别性格。
公元263年,钟会带着邓艾、诸葛绪等人伐蜀,经过一番苦战后,蜀汉被灭。但是邓艾却以这场灭国之战的最大功臣自居,他第一个进入成都,迫使后主刘禅投降。钟会看到邓艾夺得首功,心生嫉妒,在姜维的挑唆下,他诬陷邓艾造反,将邓艾抓起来。但是钟会也没得到善终,他割据益州,准备和司马家族抗衡,建功立业,即使无法统一中原,也能像刘备一样割据益州,继续三足鼎立的局面。
然而,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钟会领军时间太短,无法服众。不久后,魏军发生叛乱,钟会和姜维两人都死于乱军之中。
与钟会相比,张良得到善终,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张良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个道理,知道和君主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他在辅佐刘邦建立大汉,消灭项羽后,便“功成身退”了。张良得到善终。韩信不懂这个道理,最后身首异处。钟会虽然懂这个道理,但他却选择了造反,最后也兵败被杀。
因此,钟会和张良相比,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一个得到善终,一个却兵败被杀。
结语
荀彧和钟会两人虽然是三国时期最出色的谋士、大将之一,都被比作“张良”,但他们二人和张良相比,差得太远了,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你们认为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