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当我们碰到一个朋友外出时,总会热情的问一句“干嘛去呀”有些朋友就会回复你:“上街买点东西”。这里“东西”就成了商品的代名词。但不知大家想过没,为什么购物就不能说成买“南北”呢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就向他朋友提问过了。看看他朋友是如何解答的

有一天,朱熹在家闲得无聊就上街逛逛,恰好碰到了他的好朋友盛温如。当时盛温如手里提着个竹篮,一看就是要进行购物。于是朱熹便跟他寒暄道:“干嘛去呀”盛温如说:“去街上买点东西”。朱熹突发奇想,然后问道:“为何不能说买南北呢”盛温如也不愧是能与朱熹成为好友的人,当即解释道:“按照五行方位来说,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我这篮子是木制的,能装得木和金,却装不下水和火。所以只能说买东西,不能说买南北。”朱熹听完恍然大悟,对盛温如也是更加敬佩。

当然,除了朱熹这个故事外,还有两种关于买“东西”的说法。第一种与张骞有关。在西汉时期,冒险家张骞奉汉武帝的命令出使西域,历经千辛打通了从汉朝前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从此,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们将东方的商品运到西方卖掉,将西方的商品运到东方出售。这样一来一回就被人们称为“买卖东西”。渐渐的,人们就将购买商品称为“买东西”,出售商品称为“卖东西”。 第二种与唐朝的坊市制度有关。在唐朝时期,实行的是严格的坊市制度,将住宅区和交易区分开。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行交易。而当时长安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每天都有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官府就开了东西两市。因为东市离皇宫贵族区比较近,所以主要卖的是奢侈品。而西市离普通居民区比较近,所以主要卖的是日用品。人们只要是购物,就必须到东西两市。时间长了购物就简化为“买东西”。

到了宋朝时期,经济高度发展。不仅打破了唐朝的坊市制度,出现了夜市,而且还衍化出了东行、西行、南行和北行。但在东西市买商品的习惯已经深入人心,所以人们还是称购物为买东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