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进行植发手术前后的头顶头发对比,左图拍摄于2022年1月初植发手术前,右图拍摄于2023年10月。新京报资料图

文 | 闵萧
饱受脱发困扰的袁子义(化名),在一家植发机构花5万多元购买了“副院长主刀”套餐,但半年后却发现,植发后的效果远远没有达到机构承诺的95%存活率。更令人震惊的是,在维权过程中,涉事植发机构连谁是植发手术的主刀医生都弄不清……
日前,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随处可见的植发广告背后,是消费者维权难、相关标准缺失的问题,植发效果似乎成为完全凭运气的事情。而多起因植发失败产生的纠纷案件,最终以消费者鉴定难或举证难被判败诉。
近年来,植发经济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壮大起来。有统计显示,中国脱发人群约为2.5亿,平均每6人就有1人有脱发苦恼,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与此对应的,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植发市场。
但是,市场快速兴起的另一面,是触目惊心的行业乱象。诸如“说好‘试种’,却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剃掉其后脑勺大面积头发”;“宣称成功率百分百,植的头发却越掉越多”等现象,此前已多次被媒体报道。
行业乱象层出不穷的同时,大量植发消费者却陷入维权难的困境。新京报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阅发现,多起因植发失败产生的纠纷案件,最终以消费者鉴定难或举证难被判败诉。
这对应着一个需要正视的现实——植发行业未能同步构建起与其发展速度和市场规模相匹配的监管体系,尤其在行业标准、从业资质以及责任认定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盲区和模糊地带。
客观来说,新兴行业一定阶段内市场跑在了监管和规范的前面,有其必然性。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壮大,以及相关失范现象的不断暴露,监管体系的跟进和完善就势在必行。否则,长时间任由其裸奔,不仅不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也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
一个有着重要参考价值的现象是,国内植发行业一些头部企业,毛利率高达七成,总收入的一半用于营销,而研发开支却不足1%。
也就是说,在缺乏必要的行业规范的情况下,一些植发企业把更多“心思”放在了通过营销和广告获客,对研发反而不是特别重视。这显然带来了一种扭曲,不仅直接威胁到消费者权益,也形成了一种畸形的行业竞争生态。
事实上,从投诉大数据看,植发行业的纠纷除了种植效果不理想、乱收费等问题,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可以说是植发企业过于重视营销而轻视研发的连锁反应之一。
比如,一些植发广告习惯性标榜“95%的存活率”,这本身就有虚假宣传的嫌疑,也与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形成冲突。由此可见,对植发行业的规范和标准的建立,应该是全链条的——不仅是手术环节,广告营销环节同样应有针对性跟进。
当然,植发作为医美板块的细分市场之一,不同于普通医疗服务,针对其监管规范和纠纷处理,往往介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医疗纠纷处置之间。这客观上增加了维权难度和复杂性,对监管规范和消费者权益界定的专业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正因为复杂,在行业门槛、鉴定标准、从业资质、消费理赔等方面,相关部门越需要及时完善标准与规范,减少灰色地带,真正为行业健康发展“导好航”,也为消费者权益兜好底。不能让“维权难”的隐忧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绊脚石。
撰稿 / 闵萧(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王心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