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感受到了一波儿小焦虑——很多外出就餐的消费者普遍表示,午饭越来越贵了,在首尔吃顿普普通通的午餐就要花费约合人民币七八十元。根据韩国统计厅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4月韩国外出餐饮物价同比上涨3%,涨幅连续35个月高于整体物价上涨率。

在首尔吃顿普通的午餐就要花费约合人民币七八十元。(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与此同时,在韩国不仅外出就餐价格高,民众日常做饭食材价格也不便宜。据韩国统计厅5月初发布的数据,4月韩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9%,其中农产品价格大幅攀升20.3%,苹果和梨等“果篮子”价格居高不下,仍是推高整体物价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央视财经报道指出,随着韩国民众菜篮子支出增加,中国蔬菜进口量出现猛增,尤其是中国大葱的进口量暴增764%。5月13日,在韩国首尔居住的华人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表示,最近当地大葱价格确实经历过一轮“疯涨”。

炒年糕、拌饭通通涨价,韩国苹果价格全球最贵

根据韩国统计厅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4月份韩国外出餐饮物价同比上涨3%,同时,果蔬价格也是居高不下。具体来看,炒年糕涨幅最大,此外拌饭、紫菜包饭等价格涨幅也高于5%。而由于近期汉堡、炸鸡、冷面等再次上调价格,短期内韩国外出餐饮物价很可能将继续处于高位。

今年4月份韩国外出餐饮物价同比上涨3%,炒年糕涨幅最大。(来源:央视财经截图)

在韩国首尔居住的华人杨女士对此就深有体会,她感叹近期韩国的物价确实令人“有负担”。据杨女士说,5月8日是韩国的父母节,按照惯例韩国人都陪父母到餐馆吃饭,很多韩国人都不出去吃饭了。“过去六七千韩元(约人民币32元—37元)的餐食,现在都涨到一万韩元(约人民币52元)左右了。”

一名在广州工作的韩国工程师陈东铉也表示,不久前首尔的物价让他很惊讶。“我上周刚从首尔回来,感觉物价普遍涨了20%以上,而炸鸡和水果涨得非常猛,本来两万韩元(约人民币105元)左右的炸鸡,最近要三万韩元(约人民币158元)了。

韩国首尔,一家餐饮店的美味炸鸡。(来源:视觉中国资料图)

这是4月10日拍摄的记者住所楼下菜市场里的水果。(来源:新华社记者姚琪琳摄)

除了外出享受美食令民众颇感负担,韩国的蔬果价格也是高得令人惊叹。据韩国KBS电视台称,主导韩国3月份物价上涨的正是水果蔬菜价格。报道称,现在水果的价格上涨程度已经可以用“令人生畏”来形容。有数据显示,韩国的苹果价格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其实韩国物价的飞涨从去年就已经有所表现——去年10月,时隔6年第2次赴韩常驻的新华社记者在住所楼下的菜市场就发现,4个特价苹果已售价12900韩元(约合68元人民币),1个梨售价8900韩元(约合47元人民币)。在4月10日,新华社记者采访途中,韩国出租车司机金先生就谈起高昂的物价,“去超市转一圈,没想到自己60多岁了还吃不起苹果!”

这是央视财经今年3月初关于韩国苹果价格的报道。(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经常去小区附近超市采购的环球时报驻首尔记者在4月初的报道中也表示,最近一年明显感觉韩国水果蔬菜价格飞涨。超市里苹果、梨,一小袋(约三四个普通大小的)价格从1万韩元(100韩元约合人民币0.53元)至1.5万韩元不等,大概一个苹果相当于人民币十七八元,品相好些的苹果甚至要2万多韩元一袋。现在苹果在韩国被消费者冠以“金苹果”的称呼,显示其价格昂贵的程度。

据韩国统计厅数据,韩国苹果今年3月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88.2%,涨幅创1980年1月开始相关统计以来新高。全球生活成本数据库Numbeo数据显示,3月底,韩国苹果价格在全球95个主要国家和地区里高居第一,“金苹果”称号名副其实。

中国蔬菜在韩国受欢迎,大葱进口量暴增超760%!

在韩国,涨价的不只有苹果,还有民众菜篮子里必不可少的大葱、大蒜等蔬菜,甚至食盐、白糖等调味品价格也出现明显上升。

3月18日,尹锡悦视察首尔一家农产品超市,原本意在体现总统关注民生,却因一捆促销的大葱意外“翻车”。尹锡悦在超市里说,“一捆大葱875韩元(约合4.6元人民币)似乎很合理。”但这实际上是打折促销的价格,韩国超市里的普通大葱售价一捆在3000韩元(约合16元人民币)以上。韩国网民对此纷纷吐槽,自己买的大葱比总统看到的贵很多,“875韩元一捆的大葱在哪里?”

首尔市场上的大葱。(极目新闻受访者杨女士供图)

杨女士同样在采访中说,大葱的价格上涨令她印象深刻。她记得大葱从今年春节前开始涨价,之前一捆大概是2000韩元(约人民币10元)左右,后来涨到3000韩元(约人民币15.8元)、4000韩元(约人民币21元),直到前段时间涨到5000韩元(约人民币26.4元)。不过目前随着政府投入民生资金,控制物价,大葱价格开始逐渐回落。

住在京畿道高阳市的薛先生也说,妻子是韩国人,她最近也跟自己“吐槽”,菜价最近确实涨了不少。

其实,在韩国,一般来说进口的食材会比国产的更有价格优势,随着韩国国产果蔬价格高企,物美价廉的中国蔬菜进口量出现猛增。韩国关税厅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大葱、卷心菜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暴增764%和171%,同时胡萝卜和洋葱进口量也出现增加。

物美价廉的中国蔬菜在韩国受欢迎。(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很多韩国消费者表示,中国进口蔬菜从品质到新鲜程度和韩国产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价格更划算,不少经营餐厅的个体工商户也开始改用中国产蔬菜。而为了稳定物价,韩国从本月起,对白菜、卷心菜、胡萝卜等7种商品新适用零关税,预计短期内进口农产品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韩国经济出现“粘性通胀”,今年高物价问题恐仍持续

受天气因素等影响,韩国自去年以来,农畜产品产量下降,农副产品物价指数创下近30年来最大涨幅。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鲜蔬菜、鸡蛋牛奶及面包等加工食品价格高涨。此外,韩国接连上调最低时薪,也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最终影响到了韩国物价水平。

据人民网报道,目前,韩国经济面临“粘性通胀”挑战,即物价上涨持续时间比预期长,难以下降。尽管与美欧等西方国家相比,韩国CPI涨幅并不算太高,但近两个月来,韩国果蔬价格飙升,令民众直呼“吃不起”。

同时,据新华社报道,韩国盖洛普近日民调显示,民众认为总统尹锡悦履职不力的首要原因是“经济、民生和物价”;《韩国日报》联合民调机构“韩国研究”发布的民调也显示,“物价飞涨”是选民最关切的问题。

一位40多岁的韩国上班族在3月下旬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物价上涨体感程度远高于政府发布的数值,在收入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不得不考虑慎重消费。同时,在韩国军浦市的中国留学生小唐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不管是外出吃饭,还是自己做饭,韩国的物价一直都让她感觉挺贵的。

3月18日,韩国总统尹锡悦(中)在首尔一家超市查看大葱的价格。(来源:视觉中国)

据环球时报报道,3月以来,韩国总统尹锡悦多次就物价问题召开会议,他称,“为了降低菜篮子物价,将以农产品为中心立即实行特别(管控)措施。”但实际上,韩国民众根本感受不到果蔬和食品价格下降。对此,韩国民众纷纷抱怨政府管控不力。

许多韩国网民在网上留言:“物价就是民生。对物价管控不力到这种地步的政府还是第一次见到。”“韩国政府跟着美国实施高利率政策,结果经济越来越差,物价却越来越贵。”“政府不是说要动用所有手段平抑民生物价吗?是措施不到位还是其他原因,物价为何下不来啊?”

尽管韩国多方预测高物价现象将从今年开始缓解,但最新发布的物价指数和预测并不乐观。韩国银行预计今年消费者物价上涨率为2.6%,但上半年将在2.9%到3%之间浮动。分析预计,韩国高物价、高利率和高汇率的“三高”问题将持续更长时间。

(海报新闻编辑 石慧 综合整理自新华社、央视财经、环球时报、人民网、每日经济新闻、极目新闻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