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医院收治了一位68岁的患者张伯。据悉,张伯已患糖尿病长达十年,虽长期依赖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但血糖状况仍未能达到理想控制。

前段时间,张伯的儿女买了很多水果、坚果等年货孝顺老父亲。看着儿女买的年货,张伯自然很开心,可这一开心就吃多了。据张伯自己描述,他连续一周,每天都要吃10多个大红枣补血,还要吃一两根大香蕉通便,闲暇时还嗑瓜子。

儿女们发现,父亲变得嗜睡,偶尔还会恶心。直到除夕前一天,张伯突然意识模糊,怎么叫也叫不醒,而且还小便失禁。此刻,家人焦急万分,火速将病患紧急送往医院急诊部门。

紧急送医后,医生发现张伯的血糖水平异常高,竟然超出了检测范围!由于病情太危重,张伯被送进了ICU。虽然医生积极抢救,但张伯还是回天乏力,由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不幸离世。

为什么吃素还能吃出高血糖?

很多人印象中,水果、干果等素食基本都是甜甜的食物,但这不代表着它们就是低糖食品。事实上,我们常吃的很多素食,都是“含糖大户”。

红枣:虽众人皆以其补气血,然其糖分含量实乃“甜蜜陷阱”。每100克干红枣含糖量高达50~87克,热量为每100克红枣有276大卡(葡萄干为299大卡,大米饭为115大卡),几乎和大米、白面一样高。常食干红枣,糖分摄入过多,易使血糖攀升,甚至触发糖尿病急性病变,损害胰岛β细胞效能。红枣、桂圆、荔枝等干果含糖量高,哪怕是健康的零食,也要少吃。

香蕉:香蕉含糖量高、血糖生成指数也高,而且香蕉比较软,很容易多吃。以一个净重为100克的香蕉为例,含有91大卡的热量,在水果中是相对较高的。它的糖分含量偏高,每百克超过14克糖,在水果谱系中亦属高糖之列。吃香蕉要控制量,每天吃半根到一根就可以了。而且,糖尿病病人若血糖高,则不建议吃香蕉。若渴望品尝,需合理置换食物份额,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取量。

瓜子:糖微而脂丰,位列高热食品谱系。进食无度,忽视食物调配,主食量减增失宜,血糖血脂易飙升。有人说南瓜子有降糖作用,于是市场上卖的南瓜子食品都被糖友们奉为“佳品”。其实,这样的观点是一个误区。南瓜子虽有保健之功,但降糖之责非其可担。南瓜子糖低纤维稀,然脂蛋含量甚高,过量食用恐糖尿病难制。

高血糖之忧,究竟藏身何处?

单次血糖短暂升高,对人体暂无明显影响。高血糖持续难消,全身器官受累受损,急慢性并发症频繁出现。胰腺功能衰退,体液失衡,电解质混乱,营养匮乏,免疫减弱,肾功能受损,神经受损,眼底病变等,均是高血糖的潜在危害。

血糖管理的核心在于饮食调整,务必严格控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量。像上述的张伯,虽然香蕉、红枣等食物能补气血、通便,但是也要控制摄入量,在食用时,还要适当减少当天的主食量,以免总热量摄入过高。

除了合理饮食,适当锻炼亦能有效调控血糖水平。运动能促进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胰岛素的消耗,同时减少脂肪的堆积,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另外,定期体检也不能忽视,尤其是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监控,能更早地发现血糖异常,及时通过饮食、运动,甚至必要的药物治疗来进行控制,避免更糟糕的情况发生。

这些“隐形糖”食物要少吃!

超市中的速冲糊粉是很多人喜欢的食物,比如核桃粉、芝麻糊等,从名字上看很健康,而且简单方便。追求口感更佳,这类食品常含丰富糖分。选购时请留意,糖在部分产品配料表居首,需慎重抉择。

山楂片、话梅等酸味零食,其含糖量亦相当可观。山楂、话梅因有机酸而味酸,商家为调整口感,多添加糖分以中和其酸。部分山楂片糖含量惊人,高达七八成;话梅同样含糖丰富,常居配料表次席,仅次于梅子本身。

红烧肉、鱼香肉丝,皆是糖分脂肪丰富的美味。烹饪者常依赖糖来调味,餐馆大厨尤为钟情,大量运用糖以增风味。红烧排骨、鱼丝、鱼香肉丝糖量起伏在25至30克;红烧肉糖度恒定在40至50克;糖醋排骨与里脊糖量急剧上升,每份均轻松跨越75克标准。

加工肉制品,如肉脯、肉松、肉干等,为了使其口感和风味,在制作过程中也会加入不少的糖,像有的肉松,糖含量甚至能占到总重量的15%~18%。

我们在选购和食用这些食物时,一定要养成看配料表的习惯,对于含糖量高的食物要尽量少吃,日常饮食也要控制糖分的摄入,这样才能远离“高糖”的危害,让生活更加健康。

我是娜医生,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咱们来唠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