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爷最近去体检,发现血脂有点高,医生开了些他汀类药物,说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可刘大爷有些犹豫:自己一向身体硬朗,没什么不适,血脂高一点害处真有那么大吗?

再说,他汀虽然有益,但也不是什么"无害大药",副作用还不少呢,到底该不该吃,刘大爷拿不定主意。

带着疑惑,刘大爷专门找心内科医生聊了聊,医生娓娓道来:

"的确,不是所有血脂异常的人都需要服用他汀,相较于单纯看血脂指标,我们更提倡从个体的整体风险出发,综合评估是否需要药物干预,通常,我们会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权衡利弊:

第一,评估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年龄、性别、吸烟史、血压、糖尿病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风险越高,获益越大,用药的必要性就越强,反之,如果风险本身就不高,盲目用药,反而可能弊大于利。

第二,明确诊断高脂血症的类型,有的高脂血症是继发性的,是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这就需要对症治疗,而非简单地给予他汀。

还有些罕见的遗传性高脂血症,若不及时干预,即便血脂水平不算太高,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第三,评估他汀的获益和风险,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确切,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如肝酶升高、肌肉疼痛、糖尿病风险增加等。

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以及合并用药者,都是需要慎重的人群,权衡利弊,择优而用,方为上策。

第四,强调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无论是否用药,生活方式的改善都是降脂防病的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态平和,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若能做到这些,即便血脂稍高,也未必是大问题,反之,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再好的药物也难以发挥最佳效果。"

听完医生的解释,刘大爷豁然开朗,他意识到,吃不吃他汀,不能简单地看化验单,更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他系统评估了自己的获益和风险,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他也更加重视生活方式的调理,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力争从根本上改善体质,降低风险。

刘大爷的困惑,折射出许多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盲区,在"降就是好"的观念影响下,不少人把血脂数字视为判定用药的唯一标准,要么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要么滥用浪费,不知防微杜渐。

殊不知,他汀固然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利器,但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用之有道,方显其长;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制定个体化的他汀治疗策略,不仅需要医者的科学决策,更需要患者的主动参与。

唯有树立整体观念,摒弃片面认知,遵从循证指南,尊重个体差异,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施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汀的积极作用,规避潜在的安全风险。

同时,不可忽视生活方式干预的关键作用,只有将药物治疗与生活调理紧密结合,标本兼治,内外兼修,才能真正做到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在大健康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面对高脂血症,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听之任之;也不能草木皆兵,谈"脂"色变。

唯有以科学的态度,理性的视角,人本的情怀,携手探寻健康之道,方能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安享天年。

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睿智的目光,更加从容的脚步,携手迈进健康的未来,在人生的长河中,泛舟远航,笑看风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