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又是鸡蛋,你是不是就巴不得我不好?!”

张大爷今年65岁了,自从去年体检被诊断为高血脂后,对于吃的就格外敏感,对于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是一点都不碰。

但今天老伴在弄早餐白粥时,想着营养不够,就额外多煮了几个鸡蛋。

没想到张大爷一看就生气了,心想着鸡蛋这种众所周知的“高胆固醇”食物,怎么能摆上餐桌呢?

在许多人看来,高血脂患者得远离鸡蛋,至少也要远离蛋黄,答案真的如此吗?跟着小九一探究竟吧。

一、鸡蛋是高血脂的“加速器”?3种食物才要少吃

“吃鸡蛋不能吃蛋黄,里面胆固醇高。”“吃鸡蛋就得吃蛋黄,这是精华所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的讨论,对于健康人来说,或许笑笑就过去了。但对于不少高血脂患者而言,吃不吃鸡蛋,吃不吃蛋黄就成了头疼的事。

多项研究表明,血液内胆固醇水平与摄入脂肪含量、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关系更大,反而与每日饮食内摄入的胆固醇总量关系不大。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表示,我们的身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每日摄入的胆固醇含量越多,肝脏合成的胆固醇比例就越少,会动态调节平衡,所以体内胆固醇水平会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状态。每天吃一个鸡蛋,不会给胆固醇带来过大的影响,对此无需过多担心。

郭院长还表示,蛋黄是个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内里的维生素、卵磷脂等都对健康有益,吃鸡蛋不吃蛋黄反而是因小失大。但也要注意控制摄入的量,不能一次性摄入太多。

当然了,对于本身血脂水平高的人,日常在饮食上还是需要有所控制,这三种食物尽量别吃。

包括肥肉、动物油脂、鸡皮鸭皮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棕榈油、椰子油等植物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代可可脂以及氢化植物油加工的各种糕点、饼干,这些食物内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较高,对血脂控制不利。

二、血脂过高的人,双脚或许会有4个反应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内的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的总体患病率达到了35.6%,超1/3的成年人有血脂异常问题。

血脂异常在临床上被称之为最隐蔽的“温柔杀手”,因其早期一般不会让患者身体有明显异常,但体内的血管却不断在侵蚀。

血脂异常也并非无迹可寻,当身体出现这4个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1.睡觉腿抽筋

高血脂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让腿部组织无法正常代谢废弃物,大量的乳酸等物质在肌肉内沉积,会导致肌肉不正常的收缩、痉挛,在夜间休息时很容易有腿抽筋症状。

2.皮肤、趾甲变化

体内血脂水平异常升高,会让患者的腹部、膝盖以及肘部皮肤表面出现黄色瘤样的斑点。

且血脂过高会让血液流动的速度变慢,皮肤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供给,很容易干燥、脱屑。脚趾也会异常的变薄、变脆、发生色泽改变,部分患者会出现纵向、横向裂缝。

3.创口很难愈合

高血脂还会让下肢组织的营养吸收出现障碍,蛋白质等物质无法正常合成,再加上代谢废物堆积,会导致组织的愈合能力下降。

4.腿发麻、间歇性跛行

出现异常的腿发麻、间歇性跛行,除了可能与缺钙相关外,还可能是血脂过高导致胆固醇堆积在周围肌肉,给肌肉带来了不良刺激导致。

三、“血脂快速升高期”被发现,男女都得留意

在我们的印象里,血脂升高似乎只和饮食有关,但有研究发现,这和年龄也密不可分,在这个年龄段控制好血脂至关重要。

《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上发表过一项由我国心血管病中心、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多个团队联合进行的研究,研究称男性的血脂快速升高期在40岁之前、女性的在40~49岁。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血脂增长的速度最快,但此时也是干预高血脂发生的关键窗口期,及时干预可给健康带来极大的获益。

控制血脂至关重要,血脂成分进入血管内皮会沉积形成斑块,增大会导致冠心病,中风等疾病,严重高血脂症还会导致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做好4件事,降低疾病风险。

1.定时测血脂

20~40岁的成年人,建议至少5年进行一次血脂测量,年龄>40岁的男性以及绝经后的女性,则要每年测量一次。

2.少吃高脂高糖饮食

饮食上要注意减少摄入高脂、高糖的食物,这类食物吃多了也容易引起高血脂发生。

可适当多吃粗粮、果蔬以及豆/奶类食物,肉类、鱼虾等也可以适当食用。

3.坚持规律运动

运动可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和能量,对控制血脂、体重均有积极意义,注意运动要长期坚持,否则难以起到好的效果。

4.拥有良好心态

长期情绪不良,会导致肝脏的疏泄能力下降,多余的血脂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在体内就会引起高血脂发生。

虽然高血脂越来越常见,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引起重视,恰恰相反,对于高血脂所带来的危害我们要有正确的认知,做好预防,防患于未然。

参考资料:

[1]《不同人群一天应该吃几个鸡蛋?血脂偏高还能吃鸡蛋吗?一文告诉你答案!》.健康时报 2023-08-24

[2]《血脂高有9个伤腿表现!尤其晚上总抽筋的人警惕》.生命时报 2023-10-25

[3]《20-42岁是血脂“快速升高期”!做好6件事,心梗、中风风险低!》.健康时报 2022-11-0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